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29  (第3/4页)
方,有些许的走神,话音渺渺:“试试吧。”    永昌二十五年的初春,延圣帝咽下了最后一口气。    是年夏末,太子恒阳在淮晔和谢行两家的护持下即位,称泰康帝,颂阳垂帘。    昭陵侯刘显因抄检罪臣晏氏一族有功,掌十八重禁,权势煊赫。    第二年,改元太和。    太和二年,刘大将军寿终正寝,将军府上下一片缟素,颂阳长公主代泰康帝前来慰问,刘显接驾,相安无事。    太和四年夏末,继永昌二十四年的挫败后,历时六年,北方鞑靼再次大举入侵,牢关失守,举国惶惶。    颂阳长公主命昭陵侯即刻出兵,平怀伯刘轼辅之,调大军十万。    刘显迟迟不接旨。    章台寺一如既往。    天气晴朗的时候,云层也在寒山山腰层层叠叠,松柏四季常青,鸢鸟啼鸣,别有意趣。    杯子里的茶水渐渐没了热气,碧色的极品茶叶蜷缩在杯底,香味也黯淡了不少。刘显毫不在意,专心抄写着手里的平安经。    “侯爷在我这里做什么,听说鞑靼快吞了连州了。”    “晏良今年五岁。我还是没找到他。”    第四十一章    慧机当没听到,这几年,刘显心情不好就会来他这里。    而心情不好的原因只有一个。    他跟刘显说了无数次!    真的是无数次。    景贞这个时候太小,佛骨根本就察觉不了它存的灵窍的人在哪里,除非长到十五六岁。    刘显怎么可能听。    走过去换了茶水,慧机别有所指:“这云雀针过了两次水就没有味道了……可惜。”    刘显不在意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