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150【问答】  (第2/4页)
乐怡笑着朝二位领事点头。    等她们离开后,周赫煊才和罗杰、埃尔韦一起,走到旁边的长椅坐下细谈。    周赫煊直说道:“其实我对清理航道并不关心,我只希望能够快点开工,以工代赈救助天津的灾民。”    “周,你的仁慈令人钦佩,”罗杰说,“但这是个大工程,就算钱款充足,也需要天津地方政府配合。从制定计划、发行公债到正式开工,没有半年时间根本不可能。”    “可以同时进行,”周赫煊建议道,“天津地方政府不是不想管,而是没钱,只要有租界董事局和海关筹款,他们肯定乐意配合。而海河的治理,从晚清到现在已经搞过五次大工程,经验非常充足。找那些老河工当向导顾问,再请有能力的水利专家做计划,很快就能拿出一套方案来。只要确定方案,不必等开会通过,就可以先做一些边角工程。我想,海关、港口和贸易商们,早已经等不及了吧。对他们而言,也是越快治理越好。”    罗杰摇头笑道:“年轻人做事总是这么急躁。”    埃尔韦突然说:“日本方面,似乎不同意用三年后的海关关税发公债。”    “这很正常,因为他们从没想过要归还中国的海关自主权,”周赫煊不屑道,“但天津航道治理,关系到十多个国家的商业利益,他们必须答应!日本再强,从不可能单挑全世界吧?而且工程款项顶多花100万,各国分摊下来就更少,日本人年初无偿支援张作霖就用了好几百万日元,这点钱他们是肯定会出的。”    罗杰找周赫煊聊天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