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246章  (第3/3页)
强的利益,按照他的理想即使能重建太平,也不是能长久的太平。    所以,最好的选择是先改造荀彧的观念,然后再由荀彧去推行新的道路。    如果不能,那就退而求其次,将荀彧收为己用,通过调整他的官职限制他的发挥,将他的影响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    不到万不得已,不走曹cao的老路。    杀人是最等而下之的选择。    看到荀彧在面前下拜,刘协站了起来,双手虚扶。“荀君,一别六年有余,荀君风采依旧。”    荀彧微微一怔,再次行礼。“陛下记得清楚,臣是中平六年离宫,于今六年又两月。”    “这六年,朕为董卓、李傕所迫,身既飘零,心亦无依,不意今日能又见荀君风采,可喜可贺。凤凰既来,愿来年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。”    荀彧的身体停滞了刹那,躬身再拜。“臣未能奉陛下于危难之际,死罪,死罪。”    刘协微微一笑,挽着荀彧的手就坐。    没有席,更没有案几,只有几个胡床。    刘协早已习惯,荀彧却很别扭,坐立不安。    不仅因为马扎局促,更因为天子话里隐藏的未尽之意。    中平六年,董卓专政,刚刚被举为孝廉,拜守宫令不久的他主动求出补吏,除亢父令。但他没有去上任,弃官而归,然后领着宗族离开颍川,去了邺城,投奔韩馥。    他因此保全了宗族,却放弃了天子。    作为一个普通人而言,趋利避害,这没有错。    可是对君子而言,临难苟免,置朝廷安危于不顾,忠义有失,没有尽到为人臣的责任。    此时此刻,面对天子,他不能心中无愧。    天子对他的期望越高,他越是觉得惭愧,觉得亏欠天子,亏欠朝廷太多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